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专题新闻> 正文
高校党史教育研讨会在于都召开
时间:2024-11-17 14:10:53 来源: 党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 作者:摄影:舒海平 陈佳宝 陈静怡
打印
【字体: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中共党史、伟大建党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教育宣传,充分发挥中共党史资政育人作用,11月15日至17日,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承办、中共于都县委协办的高校党史教育研讨会在江西于都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中国式现代化”。

  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会长刘卫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裴鸿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彭勃,江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伟,中共于都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黄法,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史党建研究处负责人王婧,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燕清,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汪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办公室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吴晓荣出席。

  刘红斌主持开幕式。

  黄法、裴鸿卫、李伟、彭勃先后致辞。

  黄法指出,于都作为长征起点县,承载了伟大长征精神。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5周年。5年来,于都人民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突出打好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努力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幸福于都。本次研讨会在于都召开,不仅对高校系统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助力于都传承红色基因、打好“长征文化”品牌。他表示,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走好新长征、夺取新胜利。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多关心支持、宣传推介于都,把于都红色文化宣传好,把“长征文化”品牌打造好,共同谱写新长征路上的精彩篇章。

  裴鸿卫代表会议承办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从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大力建设高端职教智库、产教融合形成示范、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党史教育工作。他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要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育人路径。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江西大地办教育,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研究院和江西省首个党史党建研究院、国防教育研究院,以建军精神研究为基础打造国防教育研究院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研究,以红色文化铸造良师之魂。他倡议成立信息化赋能党史教育联盟,诚邀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红色场馆参加数字化赋能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不断推动高校党史教育向纵深发展。

  李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殷殷嘱托,全省人民牢记在心。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牢记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近5年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支持立项红色文化研究项目1000余项,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向教育教学转化,围绕长征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全省大中小学深入挖掘发生在江西红土地上的经典革命故事的内涵,使党史教育活动走起来、活起来、立起来、讲起来。他希望,全省高校进一步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运用好,催生出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教育成果。

  彭勃指出,要通过党史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强国有我志向,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她希望全国高校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立足百年党史深化党史研究宣传,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和思政精品课,努力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她还希望江西省内高校进一步做优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新高地;紧紧依托江西丰厚的红色资源,借助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平台,积极推动学校红色文化研究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代表会议主办方线上致辞。他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指出今年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中心”坚持以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整合高校研究力量,实现横向联合,自2015年每年举办一届“高校党史教育研讨会”,初步形成了党史、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为推动中共党史研究、资政、育人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此次“高校党史教育研讨会”必将对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袁雄主持大会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学勤教授以“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要义与进路”为题,分析了中共党史党建学从“三大体系”建设到“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政治属性及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根本遵循、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属性及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现路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以“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为题,指出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系统观念,这六条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百年历程,蕴藏着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以“从党建视野看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为题,指出遵义会议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和党的建设新局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应对危机的精神状态和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能力,遵义会议上发扬民主的理性精神和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来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长远价值。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周向军教授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发挥精神伟力”“新时代以来为何特别强调发挥精神伟力”“新时代新征程发挥精神伟力的着力点”三个方面展开阐释,深刻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好发挥精神伟力”。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维度”为题,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明维度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维度的分析,指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记文化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坚持文化创新。

  湘潭大学研究基地主任李佑新教授围绕“精神谱系是党的辉煌历史铸就的永恒精神丰碑”“精神谱系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英雄榜样”“精神谱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品质”“精神谱系是各族人民的永恒的共同记忆和精神家园”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大意义”,并指出“要下大力气研究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传统”。

  井冈山大学原校长、研究基地主任张泰城教授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发文状况、作者队伍状况、发文单位状况、学科归属和“2023年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关键词”“文献统计学意义上的‘经典文献’”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国云教授以“《可爱的中国》的历史意义”为题,结合“党中央给予方志敏的准确定位”“方志敏的求学经历”“《可爱的中国》写作背景”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可爱的中国》的论述与赞誉,指出“《可爱的中国》被载入史册”,在中国革命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发言概括了《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内容,并深刻指出《可爱的中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期间举行了分论坛研讨交流。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

  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动高校专家学者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和经验启示,科学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共党史研究教育宣传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

  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嘉兴大学、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近400所高校和有关机构从事党史等领域研究教学的700余位专家教师和部分在读博士生、硕士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军事历史研究》《苏区研究》《党史文苑》《地方文化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据悉,会议筹备期间,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500余所高校、党校、军队院校及党史研究机构论文1455篇,反映出高校党史教育的最新成果。

  •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