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春雨视点> 正文
【学子风采】科技赋能生活
——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参赛团队
时间:2024-05-18 00:26:39 来源: 党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 作者:丁奕分 赖小月摄影:
打印
【字体:

  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自1993年举办以来,经过不断地沉淀与发展,成为了我国权威性最高、参赛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电子设计类赛事。2023年恰值三十周年庆典,吸引了全国诸多学子投身赛事,在理论中进行思想的交锋,在实践中闪现创新之光。在2023 年 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中,学校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竞赛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5项。


挖掘潜能 勇创佳绩

  为尽快融入赛事,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罗汉斌和他的队友们从大一起就积极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早早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余时间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不断夯实理论知识、尝试算法,搭建各种硬件……在反复训练中,他们勤勉努力、积累沉淀,为进入国家级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惮于任何失败,在训练中成长,在尝试中进步,我相信一切付出终将如光点般汇聚,照亮成功的灯塔”,罗汉斌坚定地说道。

  荣誉的背后不仅凝聚着学生团队的心血,还有默默支持他们的指导老师和搭建平台的学校。在成员们看来,指导老师不仅是悉心的指导者,更是充满爱心和关心学生的教育者。备赛期间,当团队就技术与理论方面的疑惑求助时,老师会尽可能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解答。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张辰昕说:“指导老师在帮助小组完成解决项目问题时还经常为我们准备小零食,以其独特的方式,放松我们紧张的情绪,减轻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

  无人机项目能获全国一等奖离不开学校浓厚的创新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的育人方针的贯彻落实,为他们提供了深耕科技创新领域的广阔舞台。老师们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学校的鼎力支持,助力了学子们在竞赛中发挥出了最大潜能,勇夺桂冠。

不畏挑战 迎难而上

  灵感来源于生活。团队成员观察到无人机在航拍、送快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将无人机联动无人车,构建空地协同智能消防系统的巧思。智能车小组成员紧跟行业发展态势,着力提升智能车控制系统与自动追踪系统的稳定性。FPGA小组考察、分析了传统的固定功能芯片的优劣性,大胆突破传统科技理念,使其综合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创造力不仅仅是发现前人未曾见过的事物,更在于从每个人都能看到的现象中提炼出前人未曾想到的创新点。

  比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项目从形成到实践操作只有四天,这意味着团队在保证项目完成度的同时,要时刻降低每一步进程的错误率。由于环境干扰,项目开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失误,算法进度也遭遇技术卡壳,电路短路、衰减甚至冒烟等问题更是频频发生,这让本就不多的时间再一次压缩。所幸,成员们冷静地找出问题所在,经过高强度的作业,不断改进方案,终于降低了环境的影响度,所有指标在第二次测试中完美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登顶的道路上鲜花与荆棘并存,当遇到挑战和突发情况时,他们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凭借着一股闯劲儿,在失败后重振旗鼓、汲取经验、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将创新路上的“绊脚石”化为通往成功的“奠基石”。赛后,成员纷纷感慨,就是要保持“闯一闯”的干劲,“创一创”的灵性,给自己的青春画上完整的句号。正是在这种自持而又激昂的状态下,他们才能够扭转局势,将困难转化为机遇,最终实现创新理念,并迈向进步的阶梯。

躬行实践 赋能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TI杯电子设计大赛既重视理论设计,又突出实际制作,完美的理论运用到实践时总能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代码的转换远没有理论设想的效果,公式的推演更不足以应付现实逻辑。理论与实践的差别让整个团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躬行实践”的现实意义,那便是以时代需求为着力点,紧密联系着现实生活需要并从中汲取灵感,结合对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体验,将理论付诸实践。

  对于整个团队而言,智能车、无人机、FPGA等项目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赛作品,更是推进大众的生活走向智能化、科技化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设计的初衷是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发现生活中的不足,从而进行创造,达到“科技赋能生活”的理念架构。无人机和无人车联动的自动灭火方案安全高效,可以在未来消防行业中推广,大大降低人力成本。而FPGA项目的灵活性和可重新配置性使其在通信、医疗、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如诺曼·福斯特所言:“设计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能将项目落实到生活中,那便是设计所体现的真正价值。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助力“科技强国”并非只是科研工作者之责,青年学生也可以将自身的本领和知识转化为推动科技自强的新动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发一分光,出一份力。团队成员寄语学弟学妹们,青年恰逢其时,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科技“红利”同时,也应当肩负起加快我国尖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的号召,成为强化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科技资源总体布局的更有力的生力军

  未来,团队将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着眼项目的创新性,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切实贯彻新发展理 念,推动科技赋能生活。

  •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