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角洲校区W5404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国云教授出席。
推进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实际出发,总结学科发展现状,聚焦学科发展重点,厘清学科发展思路,主动谋划学科发展新篇。
刘国云教授“从学科建设为什么重要、学科建设是什么和如何抓好学科建设”三大方面进行了指导。他指出,抓好学科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学科建设是社会对高校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学术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统一思想认识、扛牢政治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从“方向定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加大平台建设、提高成果产出。当前学院要立足实际,重点全面推进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围绕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好党史党建学科“主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他指出,开展好我校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要重点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国家战略、省内需求和学校特色,进一步明确学科地位,在建军历史和精神研究、党的五大建设史等方面创特色;开展好科学研究,在课题申报、平台建设方面发力;进一步开展好教学“大比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郜志刚总结了学科建设工作情况,对2025年学科建设提出了三个努力方向:课题申报既要注重申请又要注重研究;发表论文既要数量又要提升质量;申报奖项既要多方面参与又要紧抓高质量奖项。
梁小军博士解读了学院新制定的关于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制度文件,并宣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团队成员初选名单。
会议分组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三年振兴规划(草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学科团队骨干教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