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术学院连续举办两场聚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选题论证会。
12月16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徐志华教授应邀围绕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申报相关内容进行分享与交流。徐志华教授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预研究与学科交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调研、设计研究、整体思想、规划逻辑等多个角度,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清晰勾勒出近年项目申报的动态走向,为教师们迅速找准研究方向提供帮助。徐教授还对参会教师们的申请书和相关选题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
12月18日,江苏师范大学潘天波教授应邀作题为“国家社科项目选题甄别论证方法与申报对应”的学术讲座。潘教授分享了自身申报经验,对学院教师报送的选题逐一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他强调选题要立足于区域发展现状和历史优势,具备国际视角,并建议教师时常查阅国家规划办和中国科学院全球科研项目库平台,及时掌握学术前沿信息。
【专家简介】
徐志华,男,1978年9月出生,博士,民进会员,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校领军人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哲学社科一等、三等奖各1项;中国美协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省级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CSSCI、SCI、EI、A&HCI收录近20篇;担任Art andMarketingStrategy等三本外文杂志副主编及编委,兼任泰国格乐大学、马哈沙拉堪大学硕、博士生导师。
潘天波,艺术史专业博士,中国艺术文化史学者,现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工匠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负责人,主要从事艺术全球史、文艺美学、工匠文化等研究。兼任央视百家讲坛《好物有匠心》特邀主讲人,中国文化产业促进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高级专家委员,江苏省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导师,江苏省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等。先后出版著作《大漆王朝》《漆向大海》《工匠文化三论》《匠心致远》等20余部(种),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等15种;著作《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1年10月“中国好书”榜、中宣部2021年中国文艺主题出版图书、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江苏凤凰集团年度“十大好书”榜,并三次入选央视《读书》栏目。著作《匠心致远:影响全球的中华工匠技术》入选中国出版集团2022年度“中版好书”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弘扬了中华工匠精神,传承了中华工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