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校园传真> 正文
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融合新路径
美术学院举办课程思政分享会
时间:2024-03-20 15:31:42 来源: 美术学院 阅读次数: 作者:梁峰摄影:梁峰
打印
【字体: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大思政格局,美术学院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融合的新路径,3月12日,学院在前湖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课程思政分享会,着力探索独具美育特色的课程思政。学院行政负责人朱五福主持分享会。

  分享会上,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以自己所上的专业课为例,分享交流艺术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

  工艺美术系刘晗露老师以学校2022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思创融合导向下文创工艺品的设计与开发”为基础,结合《文创工艺品设计》课程,从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展示。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她成功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图为工艺美术系刘晗露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视觉传达系吴题诗老师以《课程思政在视觉传达设计软件课程中的实践-以<AdobeIllustrator图形设计>课程为例》为题,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举措,进行了展示分享。她谈到,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软件课程,具有实操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如何在较为枯燥的软件学习中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文素养、职业品格、科学精神,实现教育与育人相统一,是该门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吴题诗老师用课堂中的四个案例,回答了以上问题。无论是简洁的中国银行标志设计还是中国结图形设计,亦或是敦煌九色鹿插画设计、滕王阁旅游手册排版设计,都体现出她在课程中结合思政元素的有益尝试,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从课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不仅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要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图为视觉传达系吴题诗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环境设计系钟华志老师以《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为着眼点,通过逐一分析北京1959“国庆十大工程”案例,对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讲到,在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中,不仅要学习如何理解建筑与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更要思考如何在建筑实践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钟华志老师认为,要让学生体会到“国庆十大工程”作为时代的标志,展现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自信与力量。

  (图为环境设计系钟华志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动画系的王玮老师以《“红色筑梦云科技青年团”团队建设》为题,介绍了动画系团队近年来依托科技力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高新技术,科技赋能红色作品,云上推广江西红色文化,大大提了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图为动画系王玮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的卢苌听老师以《课程思政之我见-----<化妆与发型设计>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为题,介绍了该门课程在课程思政上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卢老师从什么是课程思政,谈到课程思政的核心,从课程思政教学范例,谈到专业课与思政的融合思路。她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卢老师注重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思想认知水平。同时,她提出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服装与服饰设计系卢苌听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会后学院党委书记李光振进行总结,他认为,要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一是教师们要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绝不能把课程思政搞成思政课程。二是专任教师作为“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课堂教学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三是在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中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此次分享会成果丰硕,不仅为全院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美术学院进一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