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和全省统战部长会议暨“发挥统战作用助力六个江西”动员大会精神,发挥高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开设“高校统一战线助力‘六个江西’大家谈”专栏,邀请高校统一战线成员对“六个江西”进行阐释解读,提供对策建议,分享心得体会。5月23日,江西省教育厅官微“高校统一战线助力‘六个江西’大家谈”专栏刊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江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左和平的体会文章《着力提升职教师资高质量培养 在国家职教高地发展上作示范》。
全文如下: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六个江西”的奋斗目标,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汇聚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好“六个江西”,要创新教育之为,持续增强服务改革发展力,职业教育要扬优势,高等教育要求突围。职业师资教育是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起重要作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高等院校,承担着职业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使命,学校将坚决扛起政治使命,聚焦高质量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对接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全面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一、强化特色与定位,以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服务“六个江西”
我国从1979年以来独立设置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是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领域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以下特色与定位。
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在“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上。“学术性”——具备职业学科的学术能力,职教师资教育的学术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术性不同,具备职业教育特征,其价值内核是基于“理论-实践”的职业学科论;“师范性”——具备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能力,其师范性不是普通师范教育论,而是指向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性”——具备一线企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向具备面向产业的、具有一线企业岗位经验。
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具备“三性”融合特色、体现“双师型”的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职教教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双师型”职教教师内涵为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具有企业与行业岗位经历的教师。高质量的、具备“学术能力、师范能力、职业能力”的新时代职教人才将为江西职教创新发展贡献更多优秀师资,持续服务创新江西建设。
二、迎接机遇与挑战,以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强化职教体系建设
我省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提质创优提出了新要求,对职教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呈现出旺盛需求,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在机遇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政策为职教师资发展指明了方向,德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经验提供了良好借鉴。
当前,职业教育由分层走向分类,职业教育院校亟待大批高学历、具备一线企业经验的“双师型”职教教师。我省推出系列政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强调要“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建设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从职业院校来看,对“双师型”职教师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需求增大,对专业创新与新型产业紧密结合度的研究需求增强。从职教师资院校发展来看,学校坚持“立足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初心使命,处于全国同类型院校第一方阵,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学校7个一级学科和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已有25个学科开展职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走出高起点、高质量职教师资发展之路。“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新办学定位,坚定了“跳起来摘桃子”的信心与决心。
在挑战方面,我省正全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业结构不断更新迭代、职业知识不断更新,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新的知识转向、文化提升与技术升级。职教师资院校将进一步破解其与职业院校、省内外企业的协同创新不够等问题,在办学理念、师资共建共用、学生实习实训就业、专业及课程教材创新、教法创新等方面主动思考、强化探索。积极探索构建职教学科、职教师资学科及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范式,注重“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用人需求对接,以高质量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三、坚持引领与提升,以职教师资高质量体系共建“创新江西”
紧密对接我省“2+6+N”产业布局,聚焦创新职教师资培养理念,增强职教师资培养的引领力,扎实构建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服务“创新江西”。
1.以高质量“校企合作”服务“创新江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职教师资办学空间,形成“职教师资培养产教研联盟”,创新“高职、职教师资院校、企业”共教、共研、共赢机制,确保学校场域中的“学术素养、专业素养、育人素养”与企业场域中的“实践经验、操作经验与设计经验”相融合、相促进。坚持“职前-职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优势传统,突破“职教师资”博士点建设天花板,建好职业教育“中职-高职-职教师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体系。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混合制管理模式,对标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建强学校优势职教师资培养专业;掌握企业岗位需求主动构建新型职教师资课程,强化“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推进教师赴企业锻炼,助力职业院校师资发展,增强高质量职教师资体系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引领力。
2.以高质量职教师资学科服务“创新江西”。全面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全力打造新型高质量职教师资学科。以职业大类、职业群构建为导向、跨学科组建面向符合职业知识发展趋势的职教师资学科建设。对标“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积极组建高质量职教师资智囊团队,聚集更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人才团队,以高质量职教研究创新能力与实力服务职业教育创新提升。
3.以高质量职教师资范式服务“创新江西”。在“政府、职业师资院校、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的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中形成自身迭代创新能力,按照职教师资“学术专业能力、职业教育能力、企业岗位能力”三力并趋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建构“双专业培养”——“职业技术专业、职教师资专业”的新路径。提升职教师资文化建设,创新“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大学精神建设。以高质量的职教师资培养范式为源动力,在国家职教高地发展上作示范,为“创新江西”建设持续贡献新动能。